在当代诗里“虚度好时光”——重庆作家走进交大读诗
发布时间:2018-12-05 | 发布人:2018年11月22日15:00,西南交通大学首期“与作家一起交•谈——重庆知名作家走进交大”系列阅读文化活动在图书馆C508顺利开展。著名诗人、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李元胜作为主讲嘉宾,为交大师生带来题为“在当代诗里‘虚度好时光’”的讲座。
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桂富强出席讲座并致辞。重庆市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陈飞调研员、重庆市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金鑫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颉芳副部长,马小荣老师,西南交大人文学院周东升老师,图书馆陈丽华副馆长,以及来自各学院的师生代表、学生社团代表等出席活动。讲座由图书馆馆长张祖涛和人文学院周东升老师共同主持。
讲座开始前,李元胜将自己的鲁迅文学奖获奖诗集《无限事》赠送给图书馆。学校党委副书记桂富强代表西南交大向李元胜回赠一套精装5卷本《西南交通大学校史》,并打趣地说,希望元胜老师也把西南交大写成诗歌。
桂富强副书记热情洋溢地称赞李元胜老师的“很多好诗都被传唱”。他说,特别有意思的是,元胜老师是重大电机毕业,理工出身,“来交大来对了”。桂富强副书记劝勉交大学子除了认真专研专业知识,还要向李元胜老师学习,热爱生活,诗意栖居。
在专题讲座中,李元胜围绕着当代诗歌为什么不押韵、现代诗的存在价值、好诗的定义和判别方法、读诗的益处这四个问题做了深刻解答。首先,李元胜阐明诗歌是否押韵是由时代文学的根本任务决定的,旧时诗歌押韵是为了具有音乐性,随着时代变化诗歌主要任务发生了变化,现代诗歌走上了以阅读为主要目的的道路,因此也就不要求押韵了。
李元胜指出现代诗歌的价值在于其承载了一个时代里诗人的失落等,是一个时代的心灵史。就第三个问题,李元胜老师认为判断诗歌的最简单标准就是回车,判断好诗的标准则在于原创性、完成度、格局、完美性这四点。李元胜老师还建议同学们与其被动地接触二手诗歌不如主动地去接触第一手诗歌,在青春期读诗会受益终身。老师以自己经历的两件事为切入点阐释读诗能提高人的描述能力和表达能力。他强调了诗歌是语言最高级的形式,第一,诗歌在技术上高级。第二,诗歌更依赖直觉。诗歌是窑炉里的火焰,哲学是烧制的瓷器。第三,诗歌具有完美性。好的诗歌给人失重的感觉,将人从日常生活中剥离,是一种享受。
最后李元胜老师解读了《夜行人》、《荒草》、《游大昭寺》等现代诗歌,带来师生一起,在当代诗歌里“虚度好时光”。
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应当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本次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与重庆知名作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在和作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学素养,有利于在交大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推进交大书香校园建设。同时,通过活动的举办,作家们走进校园,深入大学生和高校教师,增加了采风渠道,为作家提供创作素材和灵感。
“与作家一起交•谈——重庆知名作家走进交大”系列活动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和图书馆联合举办,将打造为西南交通大学“4.23”经典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和“9.28”孔子诞辰日经典悦读推广活动的品牌子活动,将在2019年继续举办八次。
(记者:程佳琪 摄影:鞠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