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响异国之门—中国水墨画的传承

       2017年11月15日16时,叩响异国之门——中国水墨画的传承第十一期系列活动在图书馆5楼放映厅(C508室)举办。本次活动由李江老师、周雅玲老师、赵建华老师三位绘画大师主讲,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当代油画院、茅以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和西南交通大学书画协会协承办。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更好地走近中国传统书画,了解水墨画的悠久历史以及发展现状,近距离感受国画大师的风采,感受艺术家的作画体验与心得体会,传承并发展中国文化的精粹。活动吸引了本校书画协会师生、爱好者等100余人的聆听,其中数名外国留学生也对中国水墨画产生出浓厚的兴趣。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三个部分内容,由李江、周雅玲、赵建华三位主讲老师分别进行讲解、梳理其脉络及传承发展,使老师、同学们对中国水墨画能有更深的了解,学习中国画的同时,增加其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活动伊始,李江老师从人物画的传承入手,向同学们展示了多样的人物画形式:彩陶、画像砖、壁画、陶瓷、年画、祖宗像等。李江老师指出,中国画的传承主要以师徒传承关系为主,即便过去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民间人物画的绘画技巧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随后,李江老师用四川地区的一幅宴乐题材的人物画为例,向同学们阐述了人物画的历史价值,即通过反映当时人们的生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接着李江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些著名的人物画。无论是雄壮的《敦煌壁画》,还是柔美的《簪花仕女图》,都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物画的无限魅力。最后李江老师分享了绘画的体会,并展示了自己绘画作品,鼓励同学们有机会多去体会绘画的乐趣。

       随后赵建华老师针对山水画进行讲解。赵建华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必须学习中国古代山水画的精髓。通过感悟中国画博大精深的奥妙,提升自己的绘画技巧。之后,赵老师就如何学“画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同学们向古代绘画大师学习,并倡导同学们多面对自然写生。赵老师说:“古人的画境是现实找不到的,但当你真正融入自然中,你会惊奇地发现古人的画境就在其中。”赵老师以关仝的代表作《关山行旅图》为例,引导同学们体会山水画中奇特的用笔与明暗对比的使用,感受山水画中的宽广与气魄。最后,赵老师再次指出:艺术的魅力源自于它的创造性,绘画要在吸取前人基础的前提下,研究别人所没有的东西,最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紧接着,周雅玲老师带来了中国花鸟画的品读。与山水画的宽广、气魄磅礴不同,花鸟画多了一种文人的韵味。周老师引用北宋沈括的《图画歌》“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向同学们讲述了花鸟画的美妙之处。齐白石笔下栩栩如生的虾、徐悲鸿豪放不羁的马、吴昌硕的金石入画,一幅幅艺术的珍宝让同学们在名画的欣赏中感悟艺术的魅力。周老师认为,对待中国水墨画要尊其意而弃其形,学会在花朵与叶的变形之中不失其真实,而又能表达出自己想法,最终达到多种手法与写意的统一。之后,周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并向同学们阐释了自己的绘画理念。

       最后,活动进入演示互动环节。三位老师合作一张画,由同学们现场观摩。在过程中,三位老师一边勾勒布局,一边耐心地解答同学们的各种疑问。半小时之后,一幅精心布局的中国水墨画,便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

       至此,本次活动圆满结束。绘画是一种精深的艺术,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理论到实践,一点一滴去体会这种艺术的魅力,对于自身来说,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相信参与的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通过绘画体会更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