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杨永琪老师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茅以升的文艺修养》

发布时间:2024-12-20 | 发布人:图书馆

            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校史研究专家杨永琪老师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茅以升的文艺修养》 ,原文转载如下:  

          

【百年巨匠的文艺范】

茅以升不仅是著名科学家,还是多才多艺的科普作家。

1963年春,茅以升在《人民日报》上分4次连载《桥话》,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桥梁的科学、历史和文化,受到读者的喜爱。当年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召开时,毛主席对茅以升说:“你写的《桥话》我看见了,写得很好,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呢,你还继续写吗?”听到毛主席的称赞,茅以升非常激动,赶忙回答:“请主席指示,我现在还继续写。”

他一年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另一篇文章《中国石拱桥》,被收入中小学语文课本。

茅以升力倡科学家要多写科普文章。他在《文汇报》等报刊上撰文《科研与科普的十个关系》《谈谈科研与科普的关系》,还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科普是传输科学技术的桥和船》。他不仅倡言,还率先示范、身体力行。

早在20世纪30年代修建钱塘江大桥时,茅以升就为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画报》连续写了8篇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文章,向社会大众介绍我国在修建桥梁工程中的最新进展。

1957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大胆使用了当时的建桥新技术,反映了中国科技人员勇于革新和创造的精神。茅以升除了在中外专业技术期刊上撰文介绍外,还在国内报纸以及《科学大众》中学版上为桥梁基础工程新技术“大型管柱钻孔法”撰写科普小词典。他的科普作品,巧用比喻,善引典故,读来生动有趣。

1962年茅以升以武汉长江大桥为题材的文章《启宏图,天堑变通途》发表在文学期刊《人民文学》第12期上。他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1979年复刊后第1期所写的《没有不能造的桥》,1981年获得“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幼年时茅以升深受祖父茅谦的影响,对传统文化、诗词名篇喜爱有加。茅谦曾任《南洋官报》总编纂,要求孙子临帖练字,打好基本功。中小学阶段,茅以升跟随国学名家柳诒徵学习8年。他说自己的“文学和历史知识,是在柳师的启迪熏陶下,打下基础的”。

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时,茅以升正在美国忙于博士论文。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让海外留学生异常激愤。茅以升毅然放下论文,组织留学生筹办了两场“中国之夜”宣传大会,邀请美国著名科学家白来希(John.A.Brasher)等友人演说,声援中国的正义斗争。他在匹兹堡当地报纸上以中国留学生会的名义用英文撰写抗议檄文,还自编英文剧本《虹》,用英语演出他改编的京剧《孝义节》等体现中国人情感的传统节目,争取美国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在美国留学时,茅以升学会了摄影和冲印,也喜欢上了西洋交响乐,为此他购买了相机、留声机和唱片,一有机会就拉着寄宿的美国房东家人练习拍照。他后来理解了影像记录的作用,工作中也常背着相机。修建钱塘江大桥时,他让桥工处购买了电影摄影机和相机,留下了珍贵的60多盘电影胶片和3000多张照片。

背诵圆周率是茅以升聚会娱乐时的拿手节目,直到晚年,他还能背诵到小数点后101位。从年轻时候起,茅以升床边枕边常备各种书籍。他尤其喜爱中外古典名著,最欣赏的是莎士比亚和曹雪芹的作品,说是“百读不厌”。年轻时,茅以升就喜欢看《小说月报》,后来他与同为政协委员的大作家茅盾相识,还认了“本家”。他们都生于1896年,有惺惺相惜之情。似乎从未正式退休过的茅以升,忙里偷闲时常听听京剧唱片或磁带。临睡之前看一段《红楼梦》,是他晚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作为父亲,茅以升既十分关心儿女们的学业,又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子女中没有一个继承父业学工,反倒出了一位当代女词人茅于美。

(作者:杨永琪,系西南交通大学茅以升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光明日报.png



                                                                                                                                                  组稿:文化育人与特藏古籍部

                                                                                                                                                   审核:夏显波